资本是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被谁掌握,要正确认识公司和政府的关系,人民和资本的关系。无论是依托企业家的创新,还是依托公司制度的创新,应认识到人民不能跟资本对立,政府也不能跟公司对立,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包容资本、保护资本,而非消灭资本。 内容节选自《财经》年度对话2022 演讲者: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32年,每到关键时刻,人们都会讨论“机遇与挑战”。但今天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挑战,需要从寻找中国资本市场的基因——资本谈起。 如何重新认识资本? 恩格斯曾总结马克思的一生,提出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二是剩余价值学说。了解剩余价值学说,首先要理解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所谓剩余价值,是指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与其劳动报酬之间的差额(又被称作“剩余劳动”),这部分价值被资产阶级无偿占有、剥夺了。 剩余价值和资本又是什么关系呢?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早期资本以货币形式出现,购买生产资料和招雇劳动力,但货币本身并非资本。当作货币的货币同当作资本的货币,属性上并不一样:当作货币的货币是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发挥作用,当作资本的货币则是在剩余价值创造和资本流通中发挥作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对资本的描述,而资本的起源也正在于此。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是指引无产阶级进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革命斗争的指路明灯。 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新定义资本,为我所用 今天中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需要重新认识资本,正视并回答几个问题:1.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资本吗?2.资本和资产有什么差别?3.国有资本是资本吗?显然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必须为资本重新定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存在正名,才能为我所用。 首先,由于剩余价值带有明显的阶级属性,“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这一定义,已不适应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在这里我建议资本可定义为“资本是能够为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创造利润的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和土地、劳动、技术一样,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挥作用,由于我们是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中,国有资本也大量存在,赋予资本新的定义符合时代的要求。 其次,我们应勇敢承认,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资本,包括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等。截至2021年底,中国有365个国资委,包含一个中央、32个省市自治区、超过300个地区和地级市国资委。其中相应实体企业主要分布在这三级国资委系统,其企业总资产308万亿元,净资产87万亿元。另有财政部管理的金融企业,总资产352万亿元,净资产25万亿元。非金融与金融企业净资产合计112(87+25)万亿元。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已是世界上拥有资本数量最大的政府,中国共产党也是拥有和管理世界上最大资本的政党。 第三,2008年我曾是全国人大国有资产法起草组成员,组长是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同志,为了在改革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时亟需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下简称《企业国有资产法》),立法工作面临众多难题和困惑:按照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框架,其中包含总资产、净资产、负债“三段式”,无论实体企业还是金融企业,总资产均由负债和净资产两部分组成。由于总资产中含有负债,以金融企业为例,其总资产352万亿,负债327万亿,净资产只有25万亿,显然我们不能对国有企业的总资产立法,只能对企业的净资产立法,企业的净资产又叫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或企业的自有资本。如果立《企业国有资产法》,将会涉及总资产、净资产、原值等复杂内容,而设立《企业净资产法》也很别扭,最名正言顺的法名应是《国有资本法》。可在当时如果给资本立法,毕竟我们还没有给资本正名,人大通过时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争论。最后人大常委会的领导同志决定,为回避争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尽快立法的现实需要,我们就先立一部叫《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国有资本法》。 这段经历表明,资本既包含国有资本,也包含民营资本,资本的属性取决于被谁所有。国有资本当然具有公有性质,谁人会挑战? 既然国有资本也是资本,从寻找资本基因,到关注基因的成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展,是完整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包容资本、保护资本,而非消灭资本。要走出误区,中国的模式和道路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诞生。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接下来我还想谈一谈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未来引导我们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中国式现代化有五个特点、八个要求,但是归纳一下,就是党的领导、经济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还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以及全过程的人民民主。但如何实现这一现代化?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工作方向,而新时代的基本矛盾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做大蛋糕,另一方面也要公平分配蛋糕。在这一前提下,提高人们的收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前提,而且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现代化,提高人民的收入,现在中国人的收入有几种形式呢?我们大家都知道有劳动性收入如工资;经营性收入,如个体户、互联网电商;财产性收入。 财产收入实际上是从党的十七大就开始提到,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十八大再次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十九大提出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二十大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是一个重要的收入渠道。怎么理解财产性收入?尽管财产性收入不完全是资本性收入。如房屋的出租,但资本市场肯定是财产性收入的重要内容,“工者有其股,耕者有其田”,农民有田,城里人有住房,今天劳动者无非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兄弟,这两个环节的解决是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群体,如果把他们的富裕程度带起来了,中国全民的共同富裕才能实现。 劳动者的收入不应都是劳动的收入,也就是说劳动者的收入可以多渠道。城里人有住房增值,农民也应“顶天立地”,把农民的房顶拿出来搞光伏就是财产性投入,下一步能不能把土地的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在土地经营权确立的背景下探讨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最近我在一项国家重大社科项目中提出了中国三农改革的四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公司化、农民股东化和土地资本化,土地资本化不一定是所有权,但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在我们的设计中并不意味着农民会失去土地,有一些股份规定不能转让,城里人技术下乡、资本下乡不能动农民根本那部分土地。沿着这样的方向改革,把劳动者的收入从单一劳动性收入,拓展到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这才是带动工人阶级和农民兄弟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 我在研究收入分配中,发现并提出一个规律,在劳动性、经营性和财产性三种收入中,劳动性收入占其整个收入比例越高,就越贫穷。这条定律客观上是存在的,在人群中存在,在金融企业和实体企业中也存在,在国际的分工,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同样存在。所以如何增加中国人民的财产性收入,不仅仅是解决国内人民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特别是带动我们的劳动者阶层,我们的农民兄弟,我们的工人阶级实现多种收入,实现尽快走上整体共同富裕之路,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理想,让无产者成为有产者、富裕者,这才是我们的工作方向。 不久前,《人民日报》登了一篇文章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哪里,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差别是什么,是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写的,提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 我们应该包容、改造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要为人民所用,如果简单地理解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西方的现代化是以资本为中心,这里面至少从逻辑上不通:人民对应的是资本家利益集团而不是资本,劳动才对应资本,都是生产要素。人民不能和资本这个生产要素去对立,否则我们多种所有制并存怎么理解?所以完整准确地理解二十大的精神十分重要。从现实中讲,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资本,要让资本为人民服务,要让人民成为资本的主人,资本能够为人民服务,通过资本市场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无论是国有资本还要民营资本都要同样的爱护,首先要认识到他们是能够为人民服务的。我们要创造一个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鼓励资本积极投入到中国市场经济中。 我也得提到资本的约束,资本是天使还是魔鬼取决于被谁掌握,要正确认识公司和政府的关系,人民和资本的关系。无论是依托企业家的创新,还是依托公司制度的创新,应认识到人民不能跟资本对立,政府也不能跟公司对立,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创新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中实现平衡和发展,统一和规范。 保护广大投资人权益 资本市场率先打造共同富裕平台 多年来,中国有一个市场是最缺公平正义,这就是资本市场。有人靠合法的剥夺上天堂暴富,广大投资人被割韭菜赚不到钱,这里面和共同富裕的目标背道而驰。资本市场是中国崛起的一个强大平台,资本市场的振兴可以一举夺得,首先是提振了人们的信心,中国股市只要上升一千点就能够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25万亿的财富,股市从三千点到四千点市盈率也仍然在20倍左右,完全是合理的。提高一千点就解决了25万亿的财富增长和资金周转,提振了信心,带动了消费,扩大了投资,一举多得。而且,从国家战略来说,我们中国要崛起,除了产业链高科技引导之外,我们还需要价值链资本市场引导,资本市场的定价权就是现代大国竞争的制空权。在市场经济中科技和资本的关系是一对孪生兄弟,彼此相辅相成,从资本基因寻找与科技的关系,到底有了科技才有资本?还是有了资本才有真正的高科技?这个题目是政界和商界,科技和金融共同关注的话题。 今天需要在资本市场首先解决共同富裕,解决不合理非公平少正义的制度上要下工夫,要建立一个共同富裕的好制度,振兴资本市场机遇在哪?在此我提出要尽快推出积极的资本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三策并举。并且从财富分配入手建立公平正义的股市,要在中国人的增量财富创造中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像股市现状分配这样,大股东低价入股高价减持和中小股东博弈,在存量财富分配中暴富,导致股市两极分化。解决这样的问题,既要从一级市场上市公司IPO的股权结构出发,控制第一大股东上市前持股比例在合理范围内,也要从二级市场对大股东减持的价格出发,设置可流通减持的底价,只有解放高价入市的中小股东,最后再解放大股东自己。 中国资本市场的振兴有待寻找资本基因。在为资本正名之后,辅之系列资本市场制度的变革,我相信中国资本市场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