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统争论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中国只有狗才分血统,中华民族只看传承”,没错,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来源自于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至于单眼皮和双眼皮、小脚趾指甲分瓣等等说法都是无稽之谈。 的确,无论是兵马俑还是古代流传下来画作,男男女女都是细长眼的单眼皮外貌。这些艺术作品足够证实在当时的时代中,汉人确实是有着固定的面部特征。 但是这种特征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例如到了隋唐时期,唐代帝王和武将的画像都是浓眉大眼,甚至到了明朝时期,朱明皇室许多帝王也是双眼皮。反而元朝和清朝的帝王画像是清一色的单眼皮。 按照汉人是单眼皮的说法,难道蒙古族和满族才是真正的汉族后裔?所以,单双眼皮并不能定义民族的血统。至于为何会出现双眼皮,我们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古华夏民族华夏民族壮大于黄河流域,当时民族的基因十分单一,即便从西而来的白色人种雅利安人入侵了华夏大地,也被商朝女将妇好诛灭,没能让白人的双眼皮基因混入华夏基因系统。 即便是后来出现犬戎、东胡等少数民族,也都是周朝战胜商朝后,由华夏民族迁徙融合而来的分支民族。故而一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汉人仍旧呈现单眼皮的样貌。 随着大汉的建立,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联系紧密,在这一期间内,民族开始融合,汉族固有的基因系统加入了新的基因,从而逐渐出现双眼皮的情况。 尤其汉朝统治者时常进行通婚的举措,加大了民族融合的进度,使得白色人种和棕色人种的基因丰富了汉族基因。 晋朝衰落之后,鲜卑人入主中原,带来了更多的基因。但是他们认可中华文明,且认定自己的民族是神农氏之后。 所以鲜卑自上而下高度汉化,最终融入了华夏民族大家庭,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因为融合消失的民族。 在中原王朝彻底进行民族融合以前,这些周边的少数民族早在战争和掠夺中不断进行了融合。所以唯一证明鲜卑政权曾经融合过的证据,除了鲜卑汉化的姓氏,例如慕容、宇文等,就属大眼睛和双眼皮了。 隋唐两朝政权的建立,与鲜卑贵族及其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而皇室大多带着胡人的血统,面貌自然与传统意义上的汉人有些不同。 这种不同并不代表着他们自此脱离了汉族,就像国际婚姻日渐常态化的今天,男生娶了外国女生生下混血儿,我们就能说这个孩子不是中国人吗? 科学依据生物课本中提到过,单眼皮是隐性基因,双眼皮则是显性基因。概括来说就是父母都是单眼皮,则孩子大概率是单眼皮。父母有一方是双眼皮,则孩子眼睛单双都有可能。 也就是说,在父系基因不变的情况下,母亲眼睛的单双决定的孩子眼皮的单双。 众所周知,男性基因当中分x和y,y只能从父亲身上继承。通过分子人类学的调查和理论支持,汉人的父系基因y相当稳定,唯一不同的是母系基因的变化。 这就与上面所说的不谋而合,在民族大融合中,汉族男性迎娶过胡人女性,并将母亲x基因中双眼皮的显性基因遗传了下去。也就是说,双眼皮的基因来源于西方和北方的少数民族。 反而民族主义严重的蒙古族和满族,在建立政权的时候十分在意血统的纯净,几乎没有与汉人通婚的案例。 故而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父系基因没有流入汉族基因系统,大部分人都是单眼皮。 那么为什么网上仍有许多讨论血统的话题呢? 华夏文明的挑战自古以来华夏文明就以一种极其包容的风格屹立于世界,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当家做主,首先要继承的就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历史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正统”。 哪怕元朝和清朝的昏庸导致汉民族水深火热,在重整乾坤的过程当中,汉民族也没有展开种族战争,反而团结起各个民族一同治理国家,抵御外敌。 这点从汉朝接受匈奴投诚部落,明朝接受蒙古投诚部落,以及民国和新中国接纳满族同胞都能看得出来。 然而这种可怕的民族凝聚力是最让敌人畏惧的,所以想要瓦解中华民族,就必须淡化老百姓对于民族和传统的认知。 从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就以自己是华夏文明的正统继承人展开,甚至提出“宋亡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的荒唐言论。 其本质上是借着汉族与其他民族的矛盾来挑起争端,扰乱老百姓的认知,从而造成民族敌对,以从中获利。 新中国建立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掀起一阵阵文化软入侵,通过互联网对认知尚不成熟的青年进行洗脑。从民族到女权,这种入侵无孔不入。 防止公知汉奸的洗脑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历史武装自己的认知,用各种实例粉碎敌人的谎言。 最简单的例子,在外求学或经商、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一般不会对黑眼睛黄皮肤的同种人种产生莫大的归属感和信赖感,因为我们并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来自日韩或其他国家。 相反,一个在中国生活多年并融入中华文明的老外,我们则全然放下警戒,能够跟他完全生活在一起。仿佛这个白色皮肤的外国人,只是中华民族其中一支。 这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这种魅力来源于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非来自血统。毕竟以血统来说,日韩以及被国外同化的华侨与我们更为接近,但他们根本不会站在华夏的立场上维护我们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