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神秘消失的恒星又出现了,而且从一颗变成了三颗?
我们生活在一个群星闪耀的宇宙中,在已知的恒星中,绝大多数都是正常的,但也有极少一部分会表现得很奇怪,比如说天文学家近日就发现,有一颗14年前神秘消失的恒星又出现了,而且从观测数据上来看,它似乎从一颗变成了三颗,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https://p8.itc.cn/images01/20231031/82e42e5e7f9e401dbebe3f19d734a975.jpeg在天空中的天鹅座方向、距离我们大约2200万光年的位置上,有一个名为“NGC 6946”的螺旋星系,由于这个星系中发生超新星爆发的频率很高(自从1917年以来已经发生了10次),所以它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别称——“烟花星系”。在2009年的时候,“NGC 6946”星系中有一颗恒星的亮度出现了急剧增加,这颗恒星的估计质量大约为太阳的25倍,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内,其亮度就增强到了太阳的大约100万倍,天文学家认为,这应该就是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的“前奏”。于是天文学家对这颗恒星保持了密切的关注,并热切地期待能够目睹这颗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的盛况,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亮度达到峰值之后,这颗恒星的亮度就一直在降低,并且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在几个月之后,它居然就这么神秘地消失了,只留下了一个黯淡的红外线辐射源。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031/9f33f48742a24080b2b3dfc487184257.jpeg对于这种现象,天文学家提出了多种猜测,其中认同度相对较高的一种观点认为,可能是这颗恒星的坍缩过程太快,以至于它没有经过超新星爆发这个过程,就直接坍缩成了黑洞,而红外线辐射源,则是这个黑洞的吸积盘。该观点指出,这样的现象也被称为“失败的超新星”,从理论上来讲,25倍太阳质量已经达到了标准。随后这颗神秘消失的恒星就被命名为“N6946-BH1”,不过对于“失败的超新星”这种解释,天文学家也不是特别满意,毕竟这样的现象目前只存在于理论之中,天文学家期待,能够用更强大的观测设备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2021年底,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这个被誉为迄今为止深空观测能力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自然也成为了天文学家的最佳选择。https://p1.itc.cn/images01/20231031/4f25388f3af3463b92d610b59d78a371.jpeg在2023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对准“N6946-BH1”所在的区域,在经过仔细的观测之后,天文学家发现,在该区域中并不是只有一个红外线辐射源,而是存在着三个,并且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引力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三个红外线辐射源应该都是恒星,但它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尘埃壳”里,以至于它们所发出的可见光以及波长更短的电磁波都被这个“尘埃壳”吸收或遮挡住了,因此我们就只能在红外线波段观测到它们的存在。就这样,14年前神秘消失的恒星又在我们的视野中出现了,而且似乎还从一颗变成了三颗,这应该如何解释呢?https://p7.itc.cn/images01/20231031/46e31a6fd1aa4de6aa62650f3842f3ed.jpeg天文学家认为,此次发现表明了“N6946-BH1”很可能是一个多星系统,但因为距离非常遥远,并且过去的观测精度不够高,所以我们就将其误认为是一颗巨大的恒星。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做这样一种合理的推测:“N6946-BH1”在2009年的那次急剧变亮,其实是这个系统中的两颗恒星发生了碰撞与合并,它们在碰撞之初产生了巨大的爆发,进而导致了其亮度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但在猛烈的碰撞中,这两颗恒星的物质也被大量地抛出,它们不断地向外扩散,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尘埃壳”,进而渐渐将这个多星系统中的所有恒星都包裹在其中,与此同时,合并后的恒星也渐渐地趋于稳定,其亮度也不断下降,在“尘埃壳”的遮挡之下,我们就看到“N6946-BH1”神秘地消失了。https://p5.itc.cn/images01/20231031/05b1621da5e745ae810f4f1b282ddde7.jpeg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尘埃壳”也越来越分散,“遮光”效果也有一定的下降,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强大的观测能力,我们才发现了“N6946-BH1”其实是一个多星系统,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系统中仍然有三颗恒星在运行,其中有一颗恒星就是之前的两颗恒星合并之后形成的。也就是说,按照这样的推测,“N6946-BH1”并没有从一颗变成了三颗,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多星系统,而它在14年前神秘消失的原因就是,该系统中的恒星合并过程中抛出的物质所造成的“遮光”效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也只能说是一种合理的推测,实际情况是否真是这样,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厉害厉害
頁:
[1]